“十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世人瞩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公布后,记者分别采访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盛华仁、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他们一致认为,《建议》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跨入新世纪第一个五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任务、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重大政策措施,作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和阐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新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
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关键是加快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积极进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首先,加快发展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如期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从新世纪起要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21世纪前十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目标,2001-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平均应达到7.2%以上。前五年应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使经济增长保持比较快的速度,为后五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加快发展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总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99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达到1万亿美元,而美国已达9.3万亿美元。在进入新世纪的关键时刻,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调整发展战略,谋求占据新世纪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如果我们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仅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可能被拉得更远。
第三,加快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我国有12亿多人口,每年还要新增1200万左右。只有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才能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第四,加快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必要条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就业压力较大,每年新增劳动力超过1000万,还有几百万人要实现再就业,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最突出的矛盾。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发展,通过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加快发展才能保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增强国家的调控能力,缩小地区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消除贫困,增强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盛华仁
《建议》明确提出,“十五”期间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至关重要。我们要按照《建议》提出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突出重点,有进有退,努力提高我国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工业已经具备相当基础。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发展也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减让进口关税、取消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以及开放流通领域,将会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新的更大的挑战。迎接挑战,根本之计在于尽快提高工业水平,增强竞争力。
工业优化升级,关键是要把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现在又面临着信息化的任务。这使得我们有可能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跨越发达国家经历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能不能顺利实现这个跨越,对我们既是严峻的挑战,更是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关键是要处理好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使二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传统产业改造一定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努力提高改造的起点;高新技术产业化一定要把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实际应用作为主战场,努力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要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为切入点。目前,我国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水平低。为了改变这个状况,近年来,我们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着眼于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着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十五”期间,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原则,把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作为工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加大企业改组力度,加快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促进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他们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通过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最终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格局。
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
要保持国民经济有一个快速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扩大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建议》提出的要求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是十分迫切的。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增加服务性消费;增加城乡居民居住面积,提高住房和环境质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计算机、轿车进入家庭,提高电话普及率;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这些目标的艰巨性,要有忧患意识。经济结构不合理,需求增长乏力的问题仍在困绕着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和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些生产关系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较多。美国、欧盟特别是日本经济能否持续增长或回升,国际石油价格能否稳定等因素,都有待观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这些问题的好转和解决都是密不可分的,任务十分艰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实现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也是有很多有利条件的。
我们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具有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这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的稳定增长时期,可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有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奠定的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为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宽松的回旋余地;有在这一过程中积累的、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丰富经验;工业化、城市化及信息化的推进,也将为加快发展培育和创造更多的新的增长点。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我们有勤劳、勇敢的全国人民的支持,亿万人民的创造力将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